教发中心〔2023〕29号
2023年,在学校党委、主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中心紧密联系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中心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秉承服务教师发展,进一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健全“一体两翼,四段递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发挥省级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依托各类优质学习资源,构建多样化发展平台,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学研究与改革培训、研修、以赛促教、教学管理与质量体系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共开展培训36场次,参与教师1800余人次,助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开展新教师培训,夯实新教师成长基石。
1.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掌握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熟悉教学过程各环节,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中心组织了新入职教师校内岗前培训。参加培训教师125名,学习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师德师风及综合素养、学校管理规范及规章制度、教学基本规范与基本技能、科学研究、教学实践演练等5个模块,共计专题培训64学时。
2.认真落实新教师导师制,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培养。为加强新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75名新教师配备导师,完成63名新教师导师的中期检查和42名新教师导师的期满考核。
3.完成新教师试讲和认证考核工作。组织完成了新教师教案、教学大纲及试讲、认证材料的审核工作。试讲考核共有来自14个教学单位的59人通过考核;本科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认证考核共有来自13个教学单位的65名教师通过考核。
4.抓好教师资格证申报工作。组织新教师参加了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全体参加培训的教师均顺利通过培训考核。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经过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体检等环节,共有89名符合条件的教师申请了教师资格认定。
(二)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培养优秀教师队伍。
1.开展线上线下课程培训。联合教务处组织了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学校有46位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利用网上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参加2023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超星第十一季和第十二季直播讲堂。
2.加强国内外进修访学,提升青年骨干教师水平。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研修“地方合作项目”和“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3名教师为2023年“地方合作项目”人选,6名教师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人选。依托国家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国内访学项目,推荐2名教师为该项目访问学者人选。依托2023年省属高校双特色建设“四新”专业人员海外研修项目,推荐3名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修。
3.组织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探索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信息化手段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了信息化教学及智慧教室实操培训,学校42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4.整合利用校内外的优质资源,开展“定制培训”活动。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中心与教务处、文学院合作开展了2期“教育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系列讲座,助力教师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实践方面再上新台阶,参与教师共计86人次。
(三)提升管理水平,开展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培训。
为全面落实中央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内涵,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中心联合教务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3次审核评估培训。选派16名骨干教师赴浙江大学开展高校教学领导力提升研修。为加强武器装备科研管理水平,提高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的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和质量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全体质量管理体系人员进行了2期专题培训,参与教师共计200余人次。
(四)认真落实名师引领示范计划,发挥名师模范作用。
1.教学名师指导新教师微格教学演练。由教学名师、督导组成员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堂表现、教学反思、教态、板书等诸多方面对新教师微格教学进行指导,帮助新教师规范与改进课堂教学,提升综合教学能力,为他们即将走上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发挥辐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向省内高校教师免费开放线上讲座、培训,促进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名师的引领作用。省级教学名师张肃在第十二季超星讲堂作线上培训,中心教育技术培训师伊向超受邀为吉林化工学院新教师做PPT培训。
(五)加强选拔和专项培训,教学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开展“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种子选手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严格遴选和赛前专项培训,在第三届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学校教师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大赛组委会推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韩东来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六)提供教师优质学习资源,促进教师多元学习。
依托多个线上学习资源平台如“超星”平台、“雨课堂”平台等,建设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学习资源专题、长春理工大学2023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等线上学习资源;整理、转化数字课程资源累计70余学时,线上开放分享。开放智慧教室8间,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PBL\TBL等教学模式探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智慧教室的使用和管理需要加强。
中心承担了8间智慧教室的技术支持维护工作,由于人员紧张,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智慧教室的管理,授课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解决还不够及时。
(二)校本培训师团队建设还需完善。
现有校本培训师队伍还不够健全,还需根据教师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继续扩大培训师队伍的规模,培育更多培训名师,同时加强对外培训服务的辐射力度,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