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告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计划(01)

2022年,在学校党委、主管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3年,中心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紧扣新一轮审核评估、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一流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科学研究、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育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教师教学竞赛管理制度建设。

为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教学竞赛,教学竞赛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保证教学竞赛健康有序发展,将制定教师教学竞赛相关管理办法。

(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

围绕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内涵、专业培养方案、教与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持续培训,落实产出导向教育(OBE)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观,全面推进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三)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训。

中心将联合教务处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训,为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有效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训。

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聚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开展经验交流、观摩研讨、优质资源共享等学习培训,帮助教师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

(五)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训。

为全面推进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高本科课程质量,中心将联合教务处开展第三轮的一流本科建设申报培训工作,助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推动我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六)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培训。

为适应高校多元化发展需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基层教学组织内涵特征、制度建设、档案建设、考核评价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打造学校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学培训

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发挥基地师资培养培训的作用,中心积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生产和社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加强学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搭建平台。

(八)继续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继续面向新教师,着重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规范方面的培养。使新教师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和基本技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继续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利用长春理工大学发展在线平台,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立足学用结合,以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对学术道德规范、科学研究方法、科研方向与选题、标书的制作与课题申报、科研创新路径、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书的撰写、研究生导师、教研论文、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困难等内容开展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十)继续开展定制化培训。

为满足教师发展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中心开展定制化培训。针对学院、专业提出的培训需求,通过课前“诊断”、课程内容“对症下药”等方式充分沟通,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出满足个性需求的培训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十一)继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带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申报教学规划课题、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题等。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性转化,对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着力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混合式、项目式、沉浸式等新型教学形式,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开拓教学路径。

(十二)继续开展试讲考核和认证考核工作。

执行《长春理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准入条例》办法,设置课堂准入条件,规范教师课堂授课的各教学环节,为未来的授课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继续开展教学咨询工作。

依托三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校本培训师团队,提供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及个性化咨询服务。通过教师研讨会、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追踪教师关心热点,主动了解教师需求,及时把握教师思想动向,给予教师支持和帮助,通过教发QQ群,微信群,中心网站等多渠道进行教学咨询,确保满足教师第一时间的需求。

(十四)开展校级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和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选拔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教师教学竞赛的作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优化选拔过程,打造学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打造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突破教师教学瓶颈,增加教师教学模式多元化,形成以赛促教的新模式。

(十五)继续开展优质资源共享及区域服务。

依托吉林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继续向省内高校教师免费开放线上+线下讲座、培训,主要内容是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建设、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分享,促进不同院校教师间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共享,充分体现名师引领作用。